交互设计

作为设计师的会不会头疼的一个问题,面对一个设计任务,但对这个领域是完全陌生的,该由哪里入手整理需求设计界面?设计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不了解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不意味着设计师不能成功的完成该领域的产品设计。与此同时也带来学习成本。自进入公司以来,我接触的大部分BI数据平台类的企业级产品,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学习成本这一问题。

首先先来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BI平台,BI(Business Intelligence)即商务智能,它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用来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快速准确的提供报表并提出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BI平台在此我们可以狭义的理解为运用商务智能,为用户提供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应用和数据挖掘等功能,并以web为终端显示的操作平台。

BI平台的产品大多是以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执行任务,数据挖掘为目的而衍生的产品。以我们的产品为例,人才迁徙是面向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调度系统平台顾名思义,是以执行任务为主;主数据平台较为复杂,其中杂糅了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执行任务,数据挖掘等多个方面。

作为设计师对数据知识领域的了解也是表层的,这同时也是企业类产品于用户类产品的区别之一,面对企业类产品,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可能永远不是专家用户,甚至于连用户都不是。在接受这一类设计任务时,随之而来还有不可预知的学习成本,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工作,并在有限时间内掌握自己完全陌生的知识领域,作为设计师该怎样处理这一问题,针对数据我们该学的那些知识,有以下小心得分享给大家。

关于学习

第一,学习数据应用

虽然设计原理相通,深入学习产品相关知识必不可少,而面向数据类企业级产品,设计师应该学什么更有效的帮助自己快速掌握这一领域知识并且能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答案是我们要学习数据应用而非数据原理。作为交互设计师要清晰的掌握这些数据在这一平台中是怎样使用的。以BI调度系统为例,每个人调度单元都是一组数据,同时后台系统还配有其相对应的元数据。这一条数据的产生需要用户建立并为其填充属性元素。

这样我们就了解到这一条数据的怎样产生的,随后再了解到这条数据该怎样在平台中使用,省去了耗用大量时间学习复杂数据知识,也不需要弄清楚复杂的数据关系。就能模拟出用户的使用场景,从而建立用户模型,分析用户行为,完成任务模型的交互设计了。

第二,学习数据架构

学习并掌握了数据应用后,我们还要学一些数据架构相关知识。和数据架构相关的设计工作主要落地于产品的迭代设计和产品的扩展性开发。产品过于复杂且功能特性多、交互结构跨度大,因此对数据的层级、结构、属性的了解在设计中尤为重要,同时它也是针对数据类企业级产品信息架构的思考。数据类企业级产片需要提供功能完备、结构严谨的信息架构,让用户能通过操作流程以使用各个功能。这样的架构会带来一定的学习成本,有些重架构产品甚至需要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重架构产品的用户群体一般比较聚焦。重架构产品很难通过做减法来聚焦,而是需要对海量功能进行合理整合、灵活布局来聚焦核心用户场景。下图为调度系统的Flow(数据的一个集合单位)的架构层级图,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父子层级结构,主要应用于对此平台数据的整合和组操作。

不得不说的是,数据应用和数据结构是那些源于数据基础知识和原理,但又大众化的知识点,对于不了解某一领域的人而言是很好的介入点,如果将两部分转化为设计,数据应用部分为设计的具体内容,数据结构部分为设计的整体架构,将内容准确合理的一一对应到架构中,就可以顺利进行交互设计。这个方法便于设计师在短时间内系统整体的hold住这一领域的用户习惯和使用场景。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企业数据应用产品的设计小心得

第一,不要以用户的角色介入产品

当我们设计用户产品时,设计师往往会不自觉的以专家用户的角色展开设计。而针对企业产品则恰恰相反。数据类企业级产品往往都以平台的面孔出现在用户面前,用户自身特点不集中且两极分化,其中既有对电脑知识完全陌生的行政财务工作人员,也有精通计算机的IT工程师。面对同一平台,他们的使用场景又有本质的区别。交互设计必须做到设计出满足绝大多数用户需求的产品,这就需要交互设计要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不同用户的需求,找出共性,求同存异并整合。

第二,以“数据”为中心展开设计

首先在此声明一点,以“数据”为中心展开设计并非抛弃以用户为中心这一原则,上文我们提到设计师不要用户的角度介入干预设计,我们要把”数据“拟人化,比拟成产品的另一类用户,数据在BI平台产品设计中拥有双重身份,它既是数据主题,是这一平台使用的基础,同时数据也是在使用这一平台。

第三,永远不用牺牲用户体验,关注细节

设计中常见于为了功能而牺牲用户体验,在功能复杂的产品中更为显著,数据类产品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设计师要做到的事解决问题而非回避问题,企业级产品中应注重微交互,关注细节交互设计,永远都不要牺牲用户体验,让每一次操作,每一个元素都具有反馈和设计细节,专注于一个功能,并做到最细腻。

第四,比拟设计与心理暗示

如果逻辑很复杂,可以将产品架构拆分为多个功能能点,将其中的功能点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通过用户熟悉的事物向他们传递信息。调度系统的Flow设计中,我发现调度的原理和物理上的串联与并联相似,所以尝试了用电路的样式传递调度的工作流程,之后的反馈还可圈可点,大部分用户觉得唤起了他们初中时学习物理的记忆,觉得有趣味性。所以在遇到这一类问题,大家可以尝试拟物设计,拉近复杂数据产品与用户的距离。

每个设计师都在创意与功能中纠结权衡,我们的欣喜与失落源自生活,源自设计。对于每个设计师而言,设计不仅仅是工作,更是生活。希望这篇随笔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设计更多的思考。希望我们的Blog早日脱颖而出,希望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好。